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心得 > 2014进修学校教师读书活动展示

2014进修学校教师读书活动展示

2014年12月26日 10:31:44 访问量:589

 关于假期开展“书香校园,人人读一本好书”的通知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经研究决定,我校号召全体教师假期开展以“书香校园,人人读一本好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4寒假

    二、活动主题:

     “书香校园,人人读一本好书”

    三、活动书目:

     专业知识方面书籍、哲学方面书籍、修心养性方面书籍等。

    四、读书要求:

                1、每天坚持至少阅读一小时书籍。

                2、认真研讨。

                3、坚持写读书笔记。

                4、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开学后进行评比,对好的作品向局里上报,            参加太和区读书活动评比

 

                                                           锦州市太和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4120


心得:

理论研习其实和一切内容的学习一样,人言人殊,没有一种固定的、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方式,但他人的心得又何尝没有可能正好解开自己心中的困惑?


以下是教师心得获奖文章展示:


      你是我心底的一泓清泉(一等奖)

      ——读《静下心来学语文》有感  李  杰


 第一次读《静下心来学语文》是在05年,那时我28岁,是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这个寒假,当我拂去书上的浮尘,再次捧读这本书时,我已37岁,是一名年轻的研训员。九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对这本书的喜欢却不减当年。在最失意之时,它为我抚慰心灵的伤痛,在最浮躁的时刻,它让我获得心灵的笃定和超然,它俨然我心底的一泓清泉。

 《静下心来学语文》并非书店所购,仍记得那是“05之春”教研会后,我从教研会邀请到的主持人,也就是本书的作者——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吴琳手中接过这本书时的激动。当时有许多同事不解,一本小书又不是名著,还得排队,还得自己掏腰包,买它干嘛是啊,作者可谓“名不见经传”,但我为何对此书一直情有独钟呢归纳起来,原因有三。

 其一,这本书里记载了吴琳与小语界四大名师(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靳家彦)的许多故事。我对这四位名师充满了景仰,而吴琳正是以旁观者的感触写出了四位大师平凡人的生活。一件件小事,折射出了大师们内在的人格光芒,让我更加近距离地走近,了解了四位名师并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了取之不尽的人格力量。

 其二,是对吴琳老师本人的好奇和崇拜。教研会上,她从北京翩然而至,圆圆的脸庞,胖胖的身材,平凡如你我,但她主持的互动环节却给与会的每一名教师更包括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柔美悦耳的声音,自然大方的主持风格,妙笔生花的语言,一针见血的评价,将“05之春”教研会推向了高潮。

 也曾经在许多语文教学刊物上,看到她的名字。她的文章和她的人一样,柔和的风格里透露着一种洒脱大气,说理叙事,娓娓道来,张弛有致。一直很喜欢她的一首小诗:

“不要问我是否活得很累,

只要在你面前我没有流泪。

虽然跌倒我也会忍住伤悲,

告诉你这个世界依然很美。

 

不要问我这样对不对,

只要有天我就要勇敢地

虽然这世界总有雨打风吹,

拥有你的爱我就无怨无悔。

 诗如其人,吴琳老师,虽然没有到声名鹊起、名扬天下的程度,但在我心里,她是成功的,她就如同那一泓清泉,在阳光下,在那一隅静静地散发着她的美丽,带给别人的是清澈,温暖……

她缘何这么精彩,在《静下心来学语文》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她的成功,来自于她的执着敬业,来自于她的锲而不舍,来自于她的做事态度,更来自于她对语文、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

 如果我们每一个教研员,都能把教育教学研究,当做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做自己情感田园里最重要的风景,痴迷地热爱并投身于这项事业时,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命就会焕发出格外动人的光彩,我们的人生就会达到一种清新脱俗,至真至纯的境界。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

 其三,为何喜欢这本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书名深深吸引着我。“静下心来学语文”,是啊,和吴老师一样,从小就喜欢语文,在我心里,没有谁比得上语文,拥有那么多的色彩和美感,也没有谁比得上语文,承载着那么多的诗意和感动。而语文就像是滋润心田的山泉,应坐在幽谷中静静地听,静静地品。

 一个“静”字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同时,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诱惑的年代,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变得心神不宁、焦躁浮浅。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唯拥有宁静的内心,才能细品生活、工作的滋味。是否,我们可以丢掉那些远离本体目标,生硬荒诞的表演;是否,我们可以抛弃那些表面浮华,目中无人的作秀;是否,我们可以想起让我们爱上语文,爱上读书,爱上生活的那个理由,是不是如此的噪杂与喧嚣?

 不论庭前花开花落,不论窗外云卷云舒,让我们守一份淡泊和宁静。静下心来,我们离成功就更近一步;静下心来,未来就在我们手中。所以,每当世俗的心变得浮躁时,我总会在屋角一隅,捧出此书,细细咀嚼,浮躁的心便清澈透明。

 《静下心来学语文》,斗转星移,痴心不改,是我心底的一泓清泉……

 

千言万语皆是爱(一等奖)

           ——读刘墉自选珍本《轻轻地说》有感  金 钰

 春节期间,我有机会读到刘墉自选珍本《轻轻地说》,读后陈思杂涌,万千感慨。

 刘墉是当今台湾最当红的畅销书作家。他以画家的身份而成为著名的学者,教授和台湾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作品之畅销竟超过金庸与琼瑶,常年居台湾畅销榜首。我读了这本刘墉自选集后,很是折服于他那“从周遭平凡小事,悟出人生大道理”的本领和他那“俯仰之间,皆成心得”的禅一般的悟性和智慧。

 这部自选集分为八个部分:“浮世真爱”、“感念真情”、“尘世恋歌”、“漂泊人生”、“适者生存”、“感悟成功”、“无憾今生”、“轻轻地说”

 确实,曾几何时,自己更倾情于一些散淡、雍丽,带着些缠绵、悱恻或者抑郁的散文,更喜欢一些若有似无、如烟如岚的散文,至于其间有没有,或者有多少关于人生沉思与反刍的东西从来没有在意过,因为那些东西看起来实在有点儿虚无,或者说煽情。文字只要赋予了单纯的美,拥有了牵肠挂肚的共鸣,那些厚重与轻浅,真的还那么重要么?然而,当我因为无意间看到了刘墉的自选珍本散文集后,他的睿智与机敏,思辩与宏阔的笔力,名流雅士高屋建瓴、不事张扬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霸气不得不令我击节叫好。

 刘墉的散文即使想要表达一种火山迸发般的激情时,也没有过于激烈的言辞,更无有所谓入流学人偶尔的獗词与粗口,他的文字抑或有一些犀利,也是温婉而含蓄的,使人于温婉与含蓄里,会心颔首地随着他激荡着真诚的心脉一起思索。

 我认为文字应该是,也必须是充满人性的。虽然我只是认真而仔细地拜读了手边仅有的刘墉的这一本书,但是其字里行间充盈的不可侵犯的人性的光辉,在这寒冬里已经完全温暖了我的心。

 刘墉的这本书,文字轻松不失活泼、语言简短不失幽默,篇篇皆是散文中的精品,犹如酝酿多年的陈坛美酒,初闻清淡而沁人心脾,余韵绕梁三日须有余。此本书虽为情感篇,初看书名,让人误认为写男女感情的,但终观其实,就会发现:刘墉笔下的情感即是一种包括了父子亲情、夫妇深情、男女恋情、朋友之情、师生之情、同学之情、手足之情、还有同事之情等广博的人间真情。刘墉是一个兼具仁爱、积极、平和、达观的真正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成功男人。这里的成功不仅指的是事业成就,而是包括:事业成就、家庭美满、亲情教育成功在内的整个人生的成功。或者说更多的则是一种心态的成功!

 读完此书,触动了我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一】刘墉对子女的亲情教育非常成功。

 也许是因为早年移居美国,接受的是西方社会的那种开放、宽松式的教育,加之刘墉本身对其子女中国文化的家庭渗透和熏陶,使得其一对子女的创造性和自立精神得以很好地培养,并同时取其中西方教育的精华,最后得以成就子女的成长之路。而作为平凡的人们而言:什么才是真正成功的因材施教式的亲子教育?尤其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应该从刘墉的家教方式感悟一些教育者应有的内涵和深度吗?作为教师的我们,当中有些人常常抱怨工作的艰辛、育儿的琐碎、学生的肤浅……可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本身又有着哪些成功的经历,有着诸如刘墉那样“平和温婉优雅”的人生态度呢?读完此书后,我深深的领悟到不管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奉献当属最幸福的人生体验。

 【二】刘墉的家庭生活非常美满。

 刘墉的妻子温柔而贤淑。而刘墉对家庭的责任感及其对家庭生活的热爱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不可否认刘墉经常性聚少离多的画家职业生活,也为他们夫妻的感情生活添加了一些美满的色彩。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有多少的夫妻可以做到如此相濡以沫式的理解与支持?读完此书后,我脑海中突然喷涌而出“爱他/她,就如他/她所是”。爱是什么,说穿了,爱就是随着他/她。刘墉做到了,那么平凡的我们做到了吗?自知平凡如我,生命如秋虫,能被人当做手心里的宝,那就是爱!

 【三】真正的生活是什么?

 我们在这个世上走一遭究竟为的是什么?“不负我生、不负我心”也许就是刘墉对人生最好的回答。平安、健康、快乐、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终极人生目标。大家都不易,好好对别人,更要好好爱自己。

 【四】何谓人生的成功?

 事业成就?家庭美满?还是子女教育的成功?再或是三者的平衡?亦或是兴趣、工作与生活完美的结合与统一?又或是拥有一种积极、平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人生的路很长,也很短暂。在短暂的时间长河中,我们获取了什么,我们给予了什么?

 

     学习《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有感(一等奖)

——假期读一本好书活动读书征文  朱海莹

 在寒假里,响应学校开展的假期读一本好书活动,读了一本厚厚的书《历史是什么玩意儿》,分上下两册,时间所限,只读了上册,一共是282页。读起来真是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就捧起来看。这是被在网上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写的书,是由他平时讲课视频整理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史料充足,深入浅出,古今结合,论从史出。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从学生的理解,从学生的语言,从学生的兴趣作为着眼点,他的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也被他的讲课风格深深吸引了,一边读一边有所思考,有所领悟。

 他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他的“语录”每天都在更新。相比太多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他致力于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他嬉笑怒骂的讲课风格引来争议,但他认为,历史这个学科应该是普及性质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但要让这种普及变得有趣。他说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牛不吃草不能强按头,把他们讲笑了,总比把他们讲睡了要强些。他说我讲历史,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听我的课,记住了什么是次要的,对历史产生兴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对一位醉心于历史的中学老师来说,“史上最牛的……”这种表述像个伪命题,他觉得“这样的人历史上不曾存在过”。但不管他本人是否愿意,在网上,“袁腾飞”已经成了“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他的一个学生说,此前的历史老师只会照本宣科,让她一度对历史课失去兴趣,是老师燃起了他学习历史的热情,并使她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历史专业。

 在这本书里,深深吸引我的是他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底蕴,那么多的史料或者说是历史小故事或者是诗词歌赋,手到拈来,真不愧是最牛历史老师

 吸引我的还有他的讲课风格独树一帜,处处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用与学生相关紧密的流行语、网上语言等,语言诙谐幽默有趣,且以古论今,又用今解古,又往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以学生最能理解的浅显的事例或表述来说明古代历史深奥的不易理解的历史现象,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带出知识点,并加上他个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以成一家之言。例子多的不胜枚举。

 阅读此书引发了我对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诸多感触。

 第一点感触是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多的掌握翔实的史实,得出的每个结论都应该有史实做依托的。历史教学讲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会贯通,但史实是基础,能力培养和历史价值体现若离开了历史本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学一定要像袁腾飞那样,给学生提供更多鲜活的史实和深刻解读。毋庸讳言,目前多数历史教师恰恰欠缺对历史发展脉络的宏观了解和对历史教材内容的微观解读,也很少有人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我们的学生更渴望了解到真实的历史,而不仅仅满足于老师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简单解读和概要评析。基于此,我想可不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历史讲座、组织历史探究兴趣小组等形式,针对祖国丰厚历史文化中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此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眼界,激发学生的学史情趣,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而且一定会对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和繁荣史学大有裨益。

 第二点感触是历史教师应端正“史德”,坚守史观

“史”是不可以演义的,它要求每个细节的真实,需要“正说”,让人们来了解历史的真相。这样“史德”就提到了日程。“史德”是一种高尚的心智修养。

 对历史怀有尊重之情,运用好鼓励质疑、创新思维、分享智慧等有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尽现历史的真实。一定要遵从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万不可不负责任的随意编造、剪裁和篡改历史。

 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史观的差异。历史教学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具备多元的历史观。比如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以前强调的是受压迫人民反抗列强的侵略,后来转换为强调落后就要挨打,现在则要求从文明碰撞的角度来认识。这些都需要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元的史观来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

 第三点感触是教学语言、情感永远是历史教师的内在之功。

 历史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情感,进而引发一些思考。历史本身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如讲人文思想、科技创新时需要我们有自豪之情;讲红军长征、抗战胜利时需要我们有激昂之情;讲岳飞被害、谭嗣同殉难时需要我们有悲愤之情;讲改革开放、中国崛起时更需要我们有奋发之情等。这种以情叙史的方式也是历史教师独有的特色。用情去传承历史文明,用情把原本干枯的历史荒漠变成一条流淌着鲜活情愫的历史长河。

 袁腾飞渊深的学识也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他渊深的学识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积淀出来的,他在学术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压力也是动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尽快涵养自身,早日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变,为将来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

 作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和传承历史文明的实践者,我们没有理由观望等待,我们应尽快修炼史德、精通史观、渊深学识、积淀史功、提升修养,并积极借鉴袁腾飞们独到的讲学方法和创新的学术观念,努力拓展历史教学的有效渠道。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曾说:教书本身就是一种厚重的思想之学。它是要靠丰富的底蕴、理性的境界、高尚的情怀和辨证的智慧去完成的事情。

 那么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我们又能从袁腾飞的身上得到哪些有效的启示呢?

 历史课应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这个问题是我们教师心中永远的“结”。看了老师的书以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上的历史课真有意思。学生愿意上,连普通老百姓都愿意听,因为他的语言幽默、风趣,因为他的学识魅力。当然,不是要我们老师都去学习袁老师的授课方式,因为课能上到这个程度,需要极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对历史有独特的思考和视角,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同时,在强调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应该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但是,从袁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所看到的是完全是教师的讲授,好像背离了我们的课程改革,但是,他可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老师的课学生愿意上,甚至有的学生说,愿为老师再参加一次高考?而我们的课时时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但结果却是课堂上看是热热闹闹,但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有多少哪?真正从这堂课上得到能力提升和情感体验的又有多少呢?因为教师的教学而对历史产生热爱的又有多少?又有多少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还在学历史?难道是我们的新课改理念有问题吗?《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这样阐述的:“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从这段叙述中可以看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核心,但也是手段,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具有探究的精神和习惯。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只是手段,追求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没有探究价值的进行探究,不该讨论的讨论,不管有没有必要,凡是问题都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不该安排活动的安排活动,一堂课看是热热闹闹,但却没有实效。只注重了手段,忽略的恰恰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结果。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手段,而是学生能力的养成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但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价值观的养成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老师的课从教学手段上看很普通,很单一,但恰恰这种朴素和平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探究的欲望,达到了新课改所追求的结果。因此,老师的课它的价值就在于使我们明白历史教学应该还历史课的本来面目,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少一些形式化的“研究”“创新”,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使我们明白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是一个有特点,有思想,讲实效的教师。我们的历史课堂:要该浓则浓、须淡则淡、能简不繁,多点实际,少点花哨,还教学朴素的面目,还教学灵动的精神,让课堂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回归教育的本质(二等奖)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梁 莉

 家里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本和教育相关的书籍,有很多书只看了一次就不再问津,缘于这些书带给我更多的是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空洞的说教,虽然有高度、有深度,但是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读的时候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都不会,也就不愿再看。而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却屡屡被我“眷顾”,空闲的时候总喜欢拿来翻看,而每次看后我都会有新的收获,这也许就是“书缘”吧!

 初见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教育是没有用的》。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作者会以这样具有颠覆性的名字为题?它想传递给我们怎样的信息?如果教育是没有用的,那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又有什么用?难道我们每天辛勤的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吗?带着诸多的疑问我选购了这本书,回到家后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并用笔将触动心灵的语句划线而出,越往后读,越来越多的语段令我怦然心动。

“教育不是摁着牛头吃草——教育者应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纵观如今的教育现状,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该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家长和老师们真是太累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教育者喜欢“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牛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正如一个人天生就具有学习的本性,人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与人交流。可是面对学校教育,许多孩子怎么就苦不堪言呢?这就是教育方法问题了,一味“灌输”,把“草”一起往“牛嘴”里塞,这不是对孩子学习本能性的蔑视吗?他们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便逐渐失去了这种本性,丧失了原有的学习热情。

 怎样把知识变成孩子内心渴望的青草,是所有教育者期待解决的问题。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一旦成人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求孩子如此,不准孩子那般,其实,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给他讲一则美丽的故事,剖析一个动人的事例,告知一条感人的新闻,以启迪孩子的智慧,点燃他心中的火花,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自己明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应以心灵感应心灵!”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只有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只是以知识为中心来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那么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本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常常会听到教育者发出这样的牢骚“这孩子是教育不了了,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简直是无可救药!”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的反思,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会厌烦甚至会抗拒我们的“苦口婆心”,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不知道他们真正的需要,没有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而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必须要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因为只有自己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

“正真的教育——教育者应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唤醒学生自觉。”

 林格先生摘记《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说明教育之道不在“器”,而在于“道”,这里指的“教育之道”指的就是如何洞察、处理人的内在自觉。孩子的自觉意识一旦产生,就将获得主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热情。这就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所在。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调皮捣蛋的小学生罗杰·罗尔斯,出身贫苦,由于受到不良影响,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校长皮尔·保罗将从窗台上跳下的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当时的罗尔斯受宠若惊。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他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语言不再肮脏难听,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40年如一日,终于在51岁那年,他成了纽约州的州长。这位校长根据孩子独特的个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成就了一个孩子的伟大梦想。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位教育者好好反思。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孩子都是内心向善的,让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本原得到弘扬,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那么,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巨人都将被唤醒。即使天赋极普通的孩子,身上也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大声告诉他们吧:“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再笨的孩子也会飞扬梦的翅膀。

 教育真的没有用吗?不是。这本书字字句句都在告诉我们:说教是没有用的。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让教育回归本质!

 

 

                   营造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二等奖)

              —读《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有感 周广振

 放假前,学校布置我们教研员要做好备课设计活动,以备开学为基层教师培训,借此我读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一书,对第二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颇有领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需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广征博引、深思熟虑,为课堂实施的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位教育家谈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时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如果能遇到一位好老师,他就会有所成;一个人一生如果能遇到几位好老师,他就有可能成为伟人”.这样的老师,一定善于营造学习氛围.

(一)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和教材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教师除了展示自己知识渊博、思路清晰、思维谨慎的优秀一面,还要关注学生和教材.

 首先,关注学生.教学设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智慧,教师还要进行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按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程序.其次关注学情,学情是课堂授课的起点,学情的活泼与否,决定课堂采取直接教法还是间接教法;学生缺乏激情,就无法实现思维的对话;学生经验缺乏,就达不到高效课堂.再次,关注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教材是对话的文本,学生学习的依据,新课程主张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我们应该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要理解到位,要智力有挖掘教材的本质、内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二)重视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的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一种学习的氛围,使之主动思考.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巧设悬念、提出疑点、直观演示等方式创设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创设生活情境.在设计教学时,如果能让数学回归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具有活力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富有情感的数学,学生就不会再发出“数学枯燥、无味、难学”这样的感叹了!数学也就变成学生乐学、感兴趣的学科了.

 3.创设活动情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标》提出的数学“四基”之一.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将静态的情境转化为学生动态的活动,使之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知识.对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板块,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切实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议、去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我感到作为教师要做有心之人,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将多媒体、图片和声音教室里的人和物等用到学生身边,以此增强趣味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要以“高效”课堂为宗旨

 我感到“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谐高效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行为是主动的,思维是最优化的,目标的达成度是最高的.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能力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有教学法.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量使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程序,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其次不能忽视学生的学法,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之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上课中收到实效.

 (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一组相对概念,“预设”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是带有理想化印迹的优化设计,它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具体的实施就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时常伴随着惊喜、困惑、尴尬等意想不到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临阵不乱、洞察时势、灵活驾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由此也给了学生发展的空间,而不要追求课堂环节的完美,真正意义的教学一定会有生成意义的.

 1.预设要凸显调整生成.我们知道师生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因此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所以预设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展现,认知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需要教学预设不断调整、不断生成,决不能让学生老师围绕着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中获得创新.所以教学预设不能定案,只能是预案,教学设计不是为了限定生成,而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

 2.关注生成切莫信马由缰.动态的生成虽然是时下的一个热点话题,但不能将预设与生成完全对立起来,而片面夸大生成的作用,把动态的生成看作课堂精彩的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预设,担心意外,忽视生成;而现在的教学中又过于突出、放大生成信息,以至于常常因无关紧要的问题而浪费时间.如有的教师往往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信马由缰,教学预设往往大打折扣,甚至严重受阻.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须是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统一,预设中孕育生成,生成中丰富着预设.

 (三)设计好巩固训练中的“变式与拓展”

 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不应以短期的记住某个知识点为标准,而应以较长时间不忘会用为依据.学生真正掌握学会某个新知是离不开强化训练的.有研究表明,学生要将一个新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需要若干次巩固,“变式与拓展”作为一种巩固训练的方式,不仅能达到巩固、形成技能的目的,同时学生通过积极动脑思考,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设计好变式、拓展的训练题.

 当然,对教学设计的营造还要体现在探究问题的思维价值的设计,尽量能让学生进入“琢磨状态;合作交流的设计,要体现在”思维对话“上,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等等.

 

教育无痕  润入无声(二等奖)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有感  梁湃

 一篇好的文章在于它是否上升到了“人”与“精神”的高度,一本好书在于是否让人越读越能获得更多的精神力量。寒假期间我拜读了张平老师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当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陷入了困惑,年的从教让我有些迷茫,我们天在从事教育工作,但是我们实施给学生的是最好的教育吗?带着很多疑问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投我所关注的内容中去感受颇深。

 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其提到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通过读这本书得到了很好的答案:最好的教育就是无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中国需要这样的教育!下面我对“无为的教育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是教育意图的隐蔽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明确目标与隐蔽意图的和谐统一”,努力创设一种真实的和不露痕迹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积极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

    二是教育手段的间接性。我们的教育行为以“不显露目的”的间接目的形成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引导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顿悟,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最终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收到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教育者自身的示范性。我们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因为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起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作用。因为行动更直接、直观,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讲说教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

 四是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体验是无为教育的核心。我认为学生们在亲身的体验中、在不断的磨练中能够使各种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逐步获得了“我行”“我能行”的意识,自信心倍增。

 《中国教育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锯木头,父母不愿意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里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有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而女孩每天为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了升华。

 这个传奇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即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

   “教育无痕,润入无声”。“无为教育是求真的教育。禾苗的茁壮要肥沃的土壤和灿烂的阳光。今天的教育呼唤阳光雨露,就像大地呼唤春风,禾苗呼唤阳光。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教师要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让爱源于心底  溢于行动(三等奖)

       ——读《爱的教育》有感    康   平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合上手中的书本——《爱的教育》,我的心中充塞着满满的情绪,是感动,是敬畏抑或是深深的动容。耐不住这份澎湃的激情,我不禁拿起笔写下我此刻的感触:

 书中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用明亮的眼睛、童真的思想和金子般闪光的爱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里面的情节至今我还是历历在目。勇敢的罗佩谛为了救同学而被碾伤;行为高尚的卡隆为了不让残疾的克洛西受罚,而替他顶罪,代他受过;残疾的克洛西虽然家里一贫如洗,而且残疾,但他却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爱国的少年不顾危险爬上树,只为了侦察敌情,敌人发现他时,他依然在汇报情况,直到他牺牲的那一刻才停止;品学兼优的戴洛希性格活泼开朗,待人热情,处处帮助、包容别人;知错就改的卡罗非打伤了老人后,将自己最珍贵的邮票本送给了老人,以示歉意;而社会这个大家庭则更温暖,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回去要被骂,街上的人知道了,大家一起凑够了钱,让孩子免于一难……

 爱是什么?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犹如大海奔涌向前,创造巨浪的翻滚;爱可能是五彩缤纷的,犹如太阳散发耀眼的光芒,折射出美丽的光辉;爱可能是雄伟的,犹如雄鹰一飞千里,在天空中搏击翱翔;爱可能是温暖体贴的,犹如父母的一声鼓励,一句关心;爱可能是无声无息,犹如黑暗的夜空中,升起皎洁的明月和闪烁的星星,为你照明……生活是爱的海洋,爱是生活的积累,爱,无处不在!

 我敬佩刘胡兰。14岁的巾帼英雄为民族复兴而战斗,当敌人的钢刀架在脖子上,维护党的荣誉和利益,大义凛然,她的爱国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这是伟大的爱国情操!

 我被震惊了。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妹妹得了重病需要输血,虽然以为自己会就这么死去,还是愿意为了妹妹抽出自己身体里的血液。他愿意和妹妹平分自己的生命。那一句平分生命,令所有人都被震撼,它不是孩子无知的承诺,而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这份情,有如广袤的高山,蔚蓝的大海,无穷无尽。亲情像雨,能帮助你驱除炎热,带来清凉;亲情如棉被,在你受伤时给你温暖,抚慰受伤的心灵;亲情似灯,照亮未来的道路,让生命散发清辉。它或许很渺小,但力量却足以震撼心灵。

 我惊叹农民张元俊的深明大义。他的深明大义铸就了社会中的大爱。他误以为自己患上了“非典”,徒步走了几十公里路回家,只为了不传染那车上的乘客。这份情,让人惊叹,让人感动,它像龙井,那淡雅的清香使你心旷神怡;它像棉被,在你瑟瑟发抖时给你贴心的呵护和温暖;它像雨伞,为你遮风挡雨……它更是一股动力,推开你封闭已久的心窗,走出阴霾去帮助别人。

“摘下翅膀,送你飞翔”,这是张亚飞老师说的。他为了他的学生,不惜摘下翅膀,让学生飞离死神的镰刀之外,而自己却像个断翼天使,静静地等待死神的到来。这份师生情,是三月的太阳,温暖着学生的心。河边一排柳树吐出了嫩芽,泛着浅浅的新绿,犹如师生情在心底萌发。它是航船,鼓励着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它是蜡烛,在燃烧中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爱。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感动的化身,是爱的天使。多么伟大,多么感人的师生情呀!

 意大利的一个年青人在临死前想见母亲一面。国王要求有人顶替他坐牢。他的朋友达蒙为了满足他,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他坐牢。就在达蒙要被处死时,人们以为他不会回来了,认为达蒙被骗了的时候,他回来了。这真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信任是一种爱,这种爱让他们尝到了友谊的甘霖。和朋友在一起,高兴时,与朋友共享,愉快的心情会慢慢荡漾开来;伤心时,淡淡的忧伤也会被朋友的关怀所冲淡;成功时,朋友的掌声是你的动力;失败时,朋友的鼓励使你重新扬起风帆,继续前进……朋友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爱是恬美的甘霖,滋润你干涸已久的心,它是温暖的阳光,照耀你那寒冷的心……

 虽然我们教师的舞台是狭小和平凡的,但教育工作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我们绝不能让思想和精神被限制和固定,我们要保持思想、精神的独立与创新,用爱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名词,有的就是平日教学中的案例,有的就是教育前辈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淀的经验。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懂得爱的人。生活中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一个“爱”字,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潸然泪下……爱的教育,美的启迪就来自于身边,让我们擦亮眼睛去发现爱吧!将美好的东西永驻我们的心间……

 

《圣经》读后感(三等奖)

            车慧丽

 2013末带父亲去沈阳看病,有幸接触到了基督教,为了真正认识基督教在假期里,抽时间阅读了《圣经》,深深的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圣经》这本书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西方的文化,而且借着圣经的故事,让我对更进一步的认识。

《圣经》说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一种真正博大的爱的精神。

 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仇恨?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差异,隔阂,误会等等。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证明了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

 只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是容易的,恨你的仇人也是容易的,因为这都是出于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能;做一个父亲爱自己的儿子,做一个男人爱年轻漂亮的女人,做一个处在种种人际关系中的人爱那些善待自己的人,这不是事,但作为某族的一员不再仇恨敌族,作为某国的臣民不再仇恨敌国,作为正宗的信徒不再仇恨异教徒,作为情欲之人不再仇恨伤了你的感情、伤了你利益的人,这便。《圣经》中告诫我们要超越所有这些局限不受狭隘的本能和习俗的支配,需要有宇宙之父的胸怀,爱宇宙间的一切生灵。

 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一定要回打他吗?你回打他,他再回打你,仇相生,怨怨相报何时了结?那打你的人在打你的时候是狭隘的,被胸中的怒气支配了,你又被他激怒,你们就一齐在狭隘中走不出来了。耶稣要你把左脸也送上去,这也许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要你丝毫不存计较之心,远离狭隘,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已经上升的很高,你真正做了被打你的肉躯的主人,相反,那计较的人只念着自己被打的右脸,他的心才成了他的右脸的奴隶。我开始相信,在右脸被打后把左脸送上去的姿态也可以是充满尊严的。

 《圣经》上说:“一切经书都是教人为善的。”“一切经书都是解决活人的问题。”它提供的教育是比较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而且其主张的爱、信、和平的方式,对于今天的生活仍然有着教育作用。由于时间短暂,只是读了《圣经》的表皮,今后我会静下心来细细研读,真正体会它的博大。

 

        读爱因斯坦的《自由与科学》(三等奖)

                         周  威

 我以往对爱因斯坦的了解,其实比较有限,人们称他为杰出的科学家,创立了相对论,他的质能方程E=mc²最著称于世,因为这个方程是原子弹的基本原理。他是犹太人,移居美国,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直到看到一本文选,其中竟然收录了爱因斯坦的两篇文章与一些书信,拜读过后,只能感叹,天才就是天才,他的能力不会只局限于一个领域,平常人等只能仰望。

 在《自由与科学》中,他不但说明了自由与科学的关系,还论证了我们为什么需要自由和科学。文章有这么几个主要观点。

 每个人对世界都有不同的观点,这是由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可能强求一致。

 即便有着不同的世界观,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因为这些目标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他认为,有两个目标大家都会同意——“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和艺术上的才能。”说的简单些,就是人不能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生存,人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

 要实现第一个目标,必须发展科学,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们能不受约束的发表和交换意见。而自由发表意见不仅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还需要人们从道德和社会生活中营造一种宽容的精神。

 要实现第二个目标,人必须拥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前面所说的言论自由是第一种)——人身自由。我们不应该像机器或牛马一样整天工作,必须有时间和精力从事个人活动,像运动、休闲、聚会等等,这可以通过合理分工解决。

 要发展科学,还需要一种内在的自由,这种内心自由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就是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这种自由需要人有一定的勇气和毅力,能够对抗孤独和排挤并坚持自我,一般人可能做不到,是它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而这种自由是可以培养的,却也很容易被扼杀,社会和学校都可以促进它的实现。

 爱因斯坦在文章的最后说:“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我想,这正是人为什么需要自由的答案!

 爱因斯坦不愧为科学泰斗,科学的终点是哲学。科学家们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他们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发现、创造是为了什么,他们有着自由的心,不停地在寻找心灵的归宿,而这种寻找孕育着科学,引领着文明。

 


编辑:巨广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锦州市太和区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