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艺术
太和三中 冯颖
中午,一回到班级,发现少了三个人。一个是班里鼎鼎大名的李闯,另两个是总跟他在一起的李野和徐志峰。正是大夏天,他们会不会下南河洗澡去了呢?不行,我得出去找一找。于是,等到科任老师来了,我马上骑上车子,到学校的南河边去寻找,累了一身臭汗,结果一点人影都没有。
回到学校,他们三个已经都回来了,而且李闯竟然染了个红头发。这一看气得我都不知说什么好,顾不得脸上的汗水,一下子把他从教室里拎了出来,另外两个学生也跟着我出来了。我在教室外面,把他们一顿狠批,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批评后,我又厉声喝斥李闯马上回家把头发染回来,否则不许回来上学。刚开始,他们还真像犯了大错误似的,可一听我不让他上课,李闯一下就翻脸了,冲着我喊:“我要是被车撞了,你得负责任。”听了这话,我气得浑身直哆嗦,心想:“我为了找你,大夏天的累得出了一身的汗,还没来得及擦,就处理你的事,再说了,你染了红头发,学校也不允许呀,你还有理了。”我也是气头上,说:“负责就负责,反正你的头发不染回来,你甭想进教室的门。”他也没再说话,头也不回的就跑出了校门,冲到了车辆颇多的锦汤公路上。
他走后,我又批评嘱咐了另外两个学生,就让他们上课去了,我也回到了办公室。坐到办公室里,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是不是有点太过份了?虽然他是个孩子,但是他也自尊啊!大夏天,教室里开着窗户,我批评他的话,全班同学不是都听到了吗?这和当着众人的面批评有什么区别呢?再说了,一个刚上初中的小孩,刚到中学可能还有一些新鲜劲儿没过来,也许是好奇染了一个红头发;另外,他本来就和别的同学不同,在小学就是让老师头痛的“主”,到了中学一时还改不过来,染了一个红头发,也许是为了引人注意,让别人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啊,我为什么当时就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不了解一下情况,不分场合,不讲究方法就一顿批评呢?这么特殊的人物又怎么能和别的同学一样对待呢?在班主任培训时,不是学了很多批评的方法吗?如果我当时冷静一下分析他们犯错误的原因,然后把他们叫到僻静处,亲切地询问他们去的地方,艺术点的拿来一面镜子让他照一照,让他亲眼看看染的红头发和他的年龄是多么的不相称,再故意在他面前擦擦汗,我想他一定会有所触动的。然后,再批评他,我想他一定会欣然接受的。最后,我再陪他一起把头发再染回来,这件事不是很容易就解决了吗?而且还让他觉得老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初当班主任的我不是更与他拉近了距离了吗?为以后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何乐而不为呢?看来批评还是很有艺术性的。幸运的是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危险发生,这件事也让我在教育的历程中成熟了一步。